不造假!不偏判!不炒作!中国搏击就有救了么?
十年前我们坐在电脑前看国外的K-1、UFC和PRIDE比赛视频都在感叹:什么时候这些赛事能来中国办比赛?什么时候我们中国选手能多在上面打出名气?然而梦想实现的太突然,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PRIDE破产被UFC收购,K-1破产险些卖给中国,卖给韩国的K-1现在已经不再辉煌,而且K-1不仅来中国办比赛甚至连公司都搬到了北京。自从2014年中国对体育政策开放,加上资本市场的介入,中国搏击行业迎来了一个疯狂的爆发期。中国的搏击赛事阵容已经堪比鼎盛时期的K-1,有许多中国搏击选手的水平已经成为公认的世界一流,甚至魏锐刚刚还夺得了K-1的金腰带。
各种的赛事不断涌现,众多国外的赛事都来中国举办,去年中国大大小小共举办500多场比赛。一时间,我们似乎觉得未来搏击行业老大的地位,非我们中国莫属了?!但是这一切还并没有那么乐观,因为目前中国搏击表面的繁华,掩饰不住内在的空虚。不造假!不偏判!不炒作!中国搏击就有救了么?除此之外中国搏击究竟差在哪里?什么才叫专业的赛事?什么是科学合理的赛制?为什么UFC值40亿美金?下面我简单说几个粗浅的道理大家就明白了。
UFC各级别2017年3月冠军
顶级赛事的体量 有多少人才算够
先解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职业拳击有17个级别?而目前MMA综合格斗只有(男子)8个级别?
作为一个专业的赛事,首先要明确有哪些级别,运动员才知道自己所属该级别,还方便赛事配对。大多数MMA赛事的级别和规则,都是根据顶级赛事UFC来的。UFC为什么目前(男子)只分了8个级别?UFC为什么不按照职业拳击那样,多设立一些级别呢?
下面给大家做个算术题,UFC每个级别都有TOP-15的排行榜(算冠军是16人),也就是说包括冠军在内,UFC每个级别最低要有20多个运动员。这样粗略计算,UFC目前8个级别就要签约最低160名运动员!如果按照职业拳击的来算,17个级别,每个级别最低20人,那就是340名运动员!然而UFC目前签约的运动员数量,就是400多人!这只是包括女子在内共11个级别的数量。
可想而知,这400多个运动都是垄断性的合同,签了合同就要负责“养”他们,必须要保证这些运动员都有比赛打有钱拿,大多数美国本土选手,在不受伤的情况下平均一年打4场左右的比赛。为什么UFC每年要举办40多场比赛?就是因为要保证所有运动员都有比赛打,不得不安排这么频繁赛事。可以说是垄断大量运动员所带来的包袱,当然每次比赛都不赔钱,还可以给其他同行赛事带来无法超越的压力!另外,除了保证有比赛打,还要负责这些运动员的医疗健康、保险和药检等问题。
如果某个级别,连十个人都不够,那就很尴尬了,连排行榜都无法公布。所以UFC目前不能安排太多级别,UFC去年刚刚才新增加了女子羽量级(66KG),一个是看该级别是否有足够的选手,还有是要给这些选手安排比赛,就是选手们的医疗和保险等很多事情。增加一个级别,就增加几十个运动员合同,就是增加了比赛频率和各种相关的事情。
终上所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目前MMA运动的级别没有拳击那么多,因为UFC能做到这些级别已经很累了。并且也解释了,为什么除了UFC以外,Bellator和WSOF还有其他的赛事,没有自己的选手排名,因为他们没那个实力,简简单单的一个TOP-15名单,带来的是非常多的麻烦事情!
说到这里,也提醒一下那些拿到几千万人民币,就想打造一个堪比UFC的世界顶级赛事,请好好想一想这几千万够不够签约几百个运动员?够不够每年打几十场比赛的频率?能坚持几年?是否还想做顶级赛事,够不够实力打造国际IP品牌赛事!
2009年K-1 MAX冠军四强赛
专业的搏击赛制 单败淘汰赛的弊端
说到赛制,这个话题是最关键的,不只是国内,全世界的很多搏击赛事组织,对于“赛制”都没有概念,只是觉得每次比赛随便找几个级别的运动员配对打就得了。觉得哪个名气大,就给哪对赢了发条金腰带。这就是目前国内大多数搏击赛事团队的逻辑。
所有体育竞技比赛的目的无非就是一个事,冠军!对于拳击和搏击来说,全世界那么多拳手,大家看到最后关注的也就是夺得那条金腰带的拳王。什么才是有含金量的金腰带?什么才是真正的冠军拳王?这就是中国搏击最致命的弱点,没有合理的赛制产生的金腰带不受认可。
再给大家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职业拳击和UFC现在没有搞单败淘汰赛,就是所谓的“八人赛”或“四人赛”?而只有搏击圈都喜欢这么玩?
上面提到了,先要分级别来算,每个级别都有一群拳手,如何让这一群拳手决出一个拳王?拿职业拳击来说,在全世界范围每个级别有上千个选手,根本无法用单败淘汰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决出来,因此大家根据单独配对比赛的结果和战绩,按照排名的层次区分,高水平的对阵高水平的,慢慢高排位选手之间对决争夺出世界拳王。
备战:再来说一下,假如已经有四个或者八个高排位选手,可不可以一次性来个四人赛呢?这样不严谨,众所周知所有拳击或者UFC比赛,赛前选手都是要进行针对性训练备战,如果是四人赛或者八人赛,你要针对性备战的对手就是3个人或者7个人,你不可能一次性制定3个或者7个技战术,因此比赛的质量大打折扣。
公平: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受伤晋级。举例说明,2009年的K-1 MAX总决赛,最后四强分别是乔治、播求、安迪和日本选手山本优弥。乔治在半决赛首回合轻松KO山本晋级,而安迪与播求打到第四回合加时赛,最终安迪带着伤晋级决赛。安迪在体能几乎耗尽又带着伤对阵乔治,可想而知这个冠军总决赛对于乔治来说多么容易。另外配对也可以有猫腻,乔治半决赛的对手如果换成播求,结果又是如何?如果是像拳击或者UFC那样的单独冠军挑战赛,让安迪毫发无损体能充沛有时间针对性备战的情况对阵乔治,也许结果就不会是乔治夺冠了。其他还有因为晋级者因伤退赛,让已经被淘汰的选手替补出战竟然夺冠的例子,2002年K-1 GP冠军八人赛,首轮被KO淘汰的胡思特最终替补受伤淘汰他的选手萨普,连续获胜最终夺冠。对于观众来说,也许多了很多未知和偶然的惊喜,但是对于拳手来说,则是很多不公平和遗憾。大家都知道当年老K-1,有多少人是有冠军的实力,但是没有夺冠的运气,很大原因都是因为淘汰赛的问题。
安全:说到这里,再加上一个重要的题外话,连续几天之内比赛,是要打死人的!这事不是开玩笑,为什么UFC比赛结束后,都要公布运动员医疗鉴定,有强制休养停赛期?甚至连训练日期都有强制,就是对运动员身体安全的保障!很多搏击赛事都忽略这一点,四人赛或者八人赛,在运动员头部遭受重击的情况下,需要长时间修养,短期内继续比赛再次遭受重击,绝对是要命的事情!以前上官鹏飞那次事故,如果有UFC那种制度赛前体检,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悲剧。
因此,四人赛或者八人赛,这种一天之内决出的冠军,受制于比赛的选手水平、配对、伤病等各种问题,导致这种赛事决出的金腰带很多漏洞和不公平,冠军含金量大打折扣。因此UFC除了早期采用过8人淘汰制,之后再也没有这样打比赛了。职业拳击更不会这么安排冠军挑战赛,并且职业拳击比赛回合数也不可能减少到三回合。
UFC官方排名TOP-15
选手的配对 排名的作用
拿拳击和UFC为例子,每个运动员都是在该级别,慢慢积累战绩,选手们依次根据同等实力和状态,成金字塔形式最终淘汰筛选出来的。说到级别,对于目前国内的某些赛事,连固定的级别都没有,很多运动员都是随意更换级别,这次打61KG下次打63KG偶尔还可以打65KG,这种运动员只能说可惜了这么拼命辛苦,白浪费了精力。顺便也提一下,曾经辉煌的顶级踢拳赛事K-1,最早只有两个级别GP(无差别)和MAX(70KG),这就是K-1虽然辉煌但是不受外界媒体认可的最大问题,可想而知这个简单的级别划分,让很多60KG、65KG、75KG、80KG到90KG的优秀选手难以施展,这也是当年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中国的散打王柳海龙和宝力高不去K-1,因为级别吃亏去了也是没有意义。看看目前拳击和UFC的选手,都是固定在一个级别发展,只有在这个级别觉得发展空间小,才会考虑升或者降级别。高水平搏击运动员来说,一个级别的体重差距对比赛结果影响非常之大。老K-1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专业性错误,就是没有科学的划分级别。
到这里,必须表扬一下日本新K-1,虽然比赛现场画面没有以前那么多炫美的灯光,选手阵容也没有当初那么豪华,但是新K-1级别划分的这个做法非常科学合理,值得表扬!目前已经分出8个级别(重量级、超次中量级、次中量级、超轻量级、轻量级、超羽量级、羽量级、超雏量级)。级别少就等于冠军也少,老K-1就两个级别,并且每年决出一次冠军,也就是说老K-1每年就两个冠军产生,再加上每次都是八人赛,还有很多是重复的冠军,因此老K-1发展20年,大家脑海里也只是那几个耳熟能详的老面孔。而UFC级别多,比赛都是冠军卫冕战,每年产生的冠军数量更多,可看性更频繁,因此UFC里值得关注的比赛和明星也多。
不过,虽然日本新K-1级别划分是很明智的做法,但是对于冠军金腰带的争夺的含金量大不如以前。以前K-1冠军是各地区分站赛的冠军,先是16人淘汰,最后再是8人淘汰赛,而且这8人里,只有一个固定名额是留给日本选手(因为本土票房考虑),而现在日本新K-1每次的冠军8人赛,有4个是日本选手,可想而知几乎是中国武林风类似的8人赛了。当然中国选手魏锐刚刚夺得新K-1轻量级冠军金腰带,虽然含金量不能跟以前的K-1比,但是作为第一个夺得K-1冠军金腰带的中国人,魏锐对中国职业搏击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再说配对的问题,一个选手目前战绩3胜0负,他的下一个对手也同样大概是3-0或者4-1,这是一个很正常合理的配对。假如一个新人在UFC取得了一波4连胜,他的下一个对手也是一个几连胜的新人,或者是一个有败绩但是稍微有名气的实力老将。如果是按照排名配对,就更加清晰明了,排名接近的选手进行对抗,大家一目了然。拿职业拳击来说,基本所有的拳王,都是从最下面一层层打上来的,最后打到排名前15得到挑战冠军的资格。然后再看看目前国内赛事都是如何配对,基本都是东拼西凑临时找的外来选手,从来没在自己赛事打过,其他外面的比赛战绩好的还说得过去,对于那些战绩都查不清楚的就不用再说了。
在这种新人对新人、连胜对连胜、不败打不败、高手对高手、强强对决的金字塔形式赛制下,自然运动员比赛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比赛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手实力的也跟着提高,选手受伤的机率大大增加。越到最顶级的高手,可以打的选手也就是那十几个人,但是每次比赛都要针对性训练备战,每次比赛都是艰难的实力对决,自然比赛受伤更加频繁。这也是为什么UFC冠军比赛频率不多,职业拳击来说也是如此。帕奎奥曾对记者说,他的经纪人阿鲁姆让自己每年打4场比赛,“不把自己当人”!这句话对于那些每年打十几场比赛频率的踢拳选手,不知道多么不理解。对于新人比赛频率多很正常,但是对于有实力的老将,比赛频率多只能说明你的平台很低,比赛多但质量差,打十几场比赛不如人家一场有分量而且赚的多。
东拼西凑的挑战者,带来了毫无意义的连胜战绩。这种冠军金腰带卫冕的次数再多,也毫无价值和含金量。就好比你去敬老院,肯定能打出二十连胜,并且都是KO秒杀,有意思么?挑战者不是自己赛事本级别的连胜高手,不是高排位的实力猛将,都是外面随意找来的临时工,把拳迷当傻子,还把其他媒体当傻子。这就是为什么UFC能卖40亿!职业拳击为什么那么值钱!熊朝忠和邹市明夺得职业拳击WBC和WBO的金腰带,所有媒体都会报道这是中国的世界拳王,而搏击赛事的那些金腰带,除了搏击圈自己人点赞,外面其他媒体根本不会报道,没人把这些搏击赛事组织的金腰带认为是拳王的标志,ESPN或是福克斯还是雅虎都没人认可K-1或者Glory,就更别提咱们国内的这些搏击赛事金腰带了。也真的为那些踢拳选手觉得惋惜可怜,同样是辛苦训练夺金腰带,待遇跟职业拳击和UFC比差距那么大。
UFC名将签约Bellator
运动员资源 赛事合同问题
如果说企业的最基本要求是盈利,那么对于搏击赛事而言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了!包括目前世界最顶级的格斗赛事UFC,当年也是慢慢摸索,前十二年亏了几千万美金险些破产,最后因为真人秀节目才咸鱼翻身的。因此作为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不如欧美的中国市场,更不能把盈利作为搏击赛事的先期要求,大家都在摸索,这个可以理解。
但是作为企业的第二个要求,最核心的价值就是人才!一个企业如何对待人才,能否留住人才,决定了这个企业能否壮大。也就是说企业要知道,对人才的把控和福利待遇问题了。体育最核心的人才自然是运动员,对运动员的把控是最关键最起码的问题,众所周知MMA综合格斗赛事都是严格把控运动员资源,顶级赛事UFC和下面第二第三MMA赛事Bellator、WSOF甚至ONE冠军赛等,都是垄断合同,运动签约这个赛事就不可以参加其他赛事。但是目前国内的搏击赛事,甚至全球的踢拳(自由搏击)行业来说,大家都是运动员自由合同,签约我的赛事不排斥参加其他赛事。
有的人会说,站在运动员的角度来看,自由合同比较好,垄断合同有约束。当然这个道理很简单,确实以UFC合同为例,假如签约UFC的四场比赛合同,不打完这四场比赛,是不可以参加其他赛事,运动员被UFC控制限制。而签约K-1、Glory或者中国的一些赛事合同,运动员很自由,有更多的选择。比如下个月很多赛事找我打比赛,那就看谁给的钱多我就去哪个。这是站在运动员的角度来思考,确实自由合同是大家都欢迎的。
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呢?试问一下,如果企业有员工是这样自由,肯定不是核心人才只是一些临时工兼职才准许这样自由吧。真正的核心人才必须与企业长期签约的雇佣关系,你会看到NBA的哪个球员如此自由,今天在NBA打球下个月突然去CBA或者欧洲的某地打球么?哪个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这个月在这个台下个月突然到其他频道主持?哪个歌星签约的公司,会让他短时间随时随意参加其他公司的活动?IT行业还是制造业的人才,哪个是随意流动的?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是正规企业对人才把控最基本的常识。
所以,整个MMA行业顶级赛事都是对运动员垄断的,对于有名气有实力的运动员都是排他的合同。因此大家都会对UFC和Bellator有所关注,赛事档次也是一目了然。而全世界的踢拳(自由搏击)行业,看起来就很混乱,今天播求打K-1,明天他就来武林风,后天又去了昆仑决,谁也不知道哪个赛事算老大,因为“都有”大牌选手。所以到今天,踢拳赛事谁也不服谁,都觉得自己是老大,观众粉丝也很迷茫,今天看这个明天看那个,也没有真正认定某个赛事的固定粉丝。
因此,真正把目光放长远来看,决定拳手的收入,除了自己的能力以外,主要还是来自于平台,也就是赛事!赛事能够发展壮大,即使对运动员把控不自由,但是运动员借助更大的平台才有更高的收入。很多顶级踢拳运动员,参加各种赛事比赛频繁,平均每个月打一次比赛,但是一年的比赛收入加起来,还不如UFC顶级运动员单独一场比赛的收入高。就是这个道理,短期站在运动员角度看,自由合同看起来似乎很好。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看,垄断性的合同才是运动员要理解和拥护的,因为只有这样的雇佣关系,才能保证企业把控人才发展壮大,平台大了,运动员自然跟着发家致富。
不要觉得播求很自由,今天来K-1明天去武林风后天打昆仑决,回头看看各种赛事共享播求这些明星选手以后谁也不是老大,最终这些踢拳选手的出场费也只是在这三个赛事相互竞价最终的结果。麦格雷戈或席尔瓦在UFC不自由,但是作为UFC的当家明星,UFC成为行业老大,麦格雷戈当然就买得起私人飞机。当初PRIDE因为涉黑问题被封杀,导火索就是与本土格斗比赛争夺运动员引起的。还是那句话,任何企业对于核心人才的雇佣关系,不可能是兼职这种性质,UFC的成功关键就在于此!
UFC总裁白大拿
结语
当然没有人是直接打十二回合的拳击比赛,都是从四回合、六回合、八回合慢慢打上去的,没有人直接就去UFC比赛,都是从其他小比赛慢慢积累才行。我并不是要求所有赛事都做到那么专业顶级,小赛事也是更多行业需求的。只是让想做顶级的那些赛事方,希望你们看了这篇文章后,再看看自己是否还有这个能力再做打算。用不着自吹自擂自我意淫,还有各种所谓的专业自媒体跟着瞎起哄。还有那些各种所谓的国外专业赛事组织,大家心里有个数,别一看是国外的就当品牌,外来的和尚未必会念经。
踢拳(自由搏击)已经发展40多年了,MMA综合格斗才20多年,UFC和K-1都是1993年诞生的,最终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其中的几个原因就是这样。以上所说的四个问题,我只是把简单容易理解的分享给大家,再深入复杂的东西不敢长篇大论的说下去了,一个是觉得累,再就是费力不讨好,怕得罪人。之前发表深度的文章,得罪了不少圈内人,因为说实话,说有人造假不专业,肯定就有人生气怀恨在心。但是我的出发点,还是忠言逆耳,中国搏击目前不缺夸奖和赞美,需要的是纠正和改变。
UFC从无到有20年,从世界各地抵制禁止的非法运动,展成为如今的主流顶级体育赛事,卖了40亿美金。要知道,前十二年UFC是一直赔钱投资人险些宣布破产,UFC的成功关键,第一个是拥有雄厚的资金撑得住前十几年,第二个就是UFC有白大拿(Dana White)这个专业的掌舵人。中国搏击不缺钱,不缺专业的运动员,不缺专业的裁判,不缺专业的解说和医护,唯一缺的是白大拿这种掌控大局的专业管理者。(武者网创始人 刘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