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拖欠的血汗钱!请不要把搏击赛事当成捞钱的工具
12月20日,一个“河南网络电视台大象网《武林天下》栏目组拖欠运动员出场费”的微信内容在中国搏击圈里被广泛传播。
内容大概是:2016年12月18日,河南网络电视台大象网“武林天下”栏目组焦作站的比赛在焦作“太极馆”体育场举行。比赛结束后14位运动员们(包括3名外方运动员)的出场费没有结算,由于在朋友圈的传播,2016年12月20日晚上9点赛事方才转了5万人民币。
最初看到这个内容,是朋友发给我希望让一起号召一下,我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也许因为我是目前搏击圈敢说实话的人之一吧,有其他媒体的记者朋友希望我能针对这种事情,发文章说一说。起初我并不是很在意,因为这种事情,对于搏击圈来说真的不算少见,甚至是常有的事。但最终还是觉得,应该从根上抓起,把问题都说一说也好。还是那句话“忠言逆耳”,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总要有人说出来。
搏击赛事拖欠拳手出场费已是家常便饭
运动员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特别是职业拳手来说,这真的是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职业,所以有赛事拖欠拳手出场费的事情,真的很让人心寒和愤怒。但是赛事拖欠拳手出场费,不只是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是很常见的事情。不信可以问问现在国内的一些老搏击运动员,基本都经历遇到过这种事。
大到世界最顶级的站立格斗赛事《K-1》,小到现在正在运营的国际知名泰拳赛事《Lion Fight》等。还有中国曾经“冠军百万大奖”的MMA综合格斗赛事《锐武》,甚至包括中国目前的一些搏击赛事都有拖欠拳手出场费的情况。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有两个疑问,一个是赛事为什么会没钱最终拖欠运动员出场费?第二个是为什么既然这么多赛事都不赚钱,还依然有那么多赛事层出不穷,然后前赴后继也到了拖欠选手出场费的地步。
先说一说赛事为什么会没有钱最终到了欠薪的地步吧。
搏击赛事的盈利模式和国内市场分析
如此之多国内外搏击赛事,大多数都不盈利么?答案是让人心寒的,就是不盈利!眼前看到华丽盛大热血澎湃的搏击赛事,其背后都是模糊不清甚至忽悠的商业思维。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问了,为什么梅威瑟与帕奎奥一场比赛几亿美金?UFC能卖40多亿美金?因为那些都是少数。这就好比你做互联网,看到了马云和马化腾的成功,但是他们只是互联网创业者中的万分之一。UFC能卖40亿美金,不代表别人成立一个搏击赛事也能卖出去。
赛事如何盈利?这是一个困扰了搏击圈很久的问题,“以史为鉴”看看成功的商业案例,UFC如何盈利?第一个赢利点是卖版权给电视台、第二个赢利点是卖直播(PPV付费点播和现场门票)、第三个赢利点是赞助商(锐步和怪物饮料等)、第四个是其他周边产品(电子游戏或纪念品)。
既然明确了这四个赢利点,那么如果我也要做赛事,就OK了么?当然没这么简单,不是你突然做一个赛事就直接去给电视台伸手拿钱了,要是这么简单,大家早都发财了。电视台要先看你的赛事影响力如何,能否有关注度收视率,做一个商业价值的评估,觉得你的赛事还不错,才会给你钱。也就是说你要先砸钱办几期看一看,效果好做出成绩才有人买账,不可能短时间就“空手套白狼”。UFC前几年也是砸进去几千万美金,也是承受了巨大风险甚至险些破产坚持下去才有了今天的辉煌。
拿以上四个赢利点来说,再回过头来看看咱们中国的市场情况。第一个赢利点电视台,在中国没有电视台会花钱买搏击赛事播出,反而搏击赛事要拿钱给电视台,所以在中国创办搏击赛事,没有第一个赢利点甚至还会变为成本,甚至连免费网络直播都收钱的大有人在。当然《武林风》是一个例外,因为武林风是河南卫视自己的栏目,并不是外面个人创办的赛事。第二个赢利点卖PPV付费观看和现场门票,中国的老百姓看电视都是免费,看NBA和世界杯都是免费,没有PPV付费看直播的习惯,现场门票呢,更加可怜,老百姓也没有现场看体育比赛的习惯,而且搏击赛事的门票又出奇的贵。第三个赢利点,这也是中国搏击赛事唯一的救命稻草。第四个周边产品就不用提了,赛事没有一定的积累成为老百姓喜爱的品牌,就没有这个赢利点。
中国搏击赛事只有一个赢利点,那搏击赛事是如何打动赞助商的呢?多数情况下赛事方都是拿着一个赛事方案PPT和搏击比赛视频集锦,内容里当然有UFC和“世纪之战”梅威瑟VS帕奎奥的经典案例,然后就去跟各种投资商和赞助商谈了。当然这种简单粗暴的“空手套白狼”方法,很直接明了,百度就是拿着谷歌的成功案例拿钱,优酷土豆也拿着YOUTUBE的案例融资。但是UFC的案例真的能在中国效仿么?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办一场比赛多少钱?小的十几万甚至几万在拳馆俱乐部或室外都可以搞一次,大的在北上广体育馆里,几百万甚至一千万挡不住。毫不夸张,韩国某格斗赛事在中国发展,一场比赛一千万人民币,已经是圈内众所周知的事情,且不说一次一千万有夸张成分,七八百万还是绝对有的,国内某MMA赛事一场比赛在北京也是三百万左右。试想一下,一个月一场,一年下来几千万就没了,换来的只是每次2小时的视频。门票没卖几张,赞助商给的都是各种实物产品和资源置换很少出钱,赛事有多少钱这么烧下去也不是办法。
现在中国这么多搏击赛事,甚至某些自称要上市了,这不是说明搏击赛事盈利么?不一定哦,通过资本运作,只是有资本看你的项目有潜力,先投资给你钱发展。资本市场有一种“击鼓传花”的玩法,也就是网友称的“接盘侠”,你不盈利无所谓,有人会把你说成可以盈利,让一个“接盘侠”买单,这个“接盘侠”发现不对劲,自然会继续说你可以盈利找下一个“接盘侠”。所以很多赛事自己想不清楚如何盈利,但是发现了资本圈可以暂时性的运作一段时间,先不管以后如何,最起码前期可以活几年是几年。按理来说是应该真正是门好生意、好买卖,再去资本运作才良性循环。就好比大家希望老干妈辣酱上市一样,甚至老干妈也不需要上市,因为产品卖的好没必要。UFC也不是通过资本运作发展起来的,UFC目前也没有上市的消息。
再说一下,为什么那么多赛事赔钱,还依然有这么多前赴后继。
答案是荒唐的,因为不知道会赔钱!还有因为“赔不赔无所谓反正我赚了”!很多人看见了UFC卖这么多钱,就觉得我也做一个赛事也可以卖钱。目前做搏击赛事的基本是两种人,一种是情怀,一种是投机。第一种基本都是运动员出身或者是对搏击运动很喜爱的企业家,运动员退役后一般就选择当教练,有老板投资就开一个拳馆俱乐部,再不差钱就弄赛事。后者就是圈外人,对搏击运动员甚至体育都不了解,但是由于近年政策和资本的原因,想来迅速“捞一笔”的人。
为了情怀办赛事,长年付出为其点赞
运动员大多数对商业肯定并不是很懂,如何分析市场运营企业,这些都是赛事方比较弱的环节。赛事方的强项多在现场执行,安排运动员配对打比赛,这些方面。因此很多赛事像锐武那样,前期声势浩大,慢慢就发现钱烧几场就没了,最终连选手的出场费都没办法支付,导致赛事破产。到死都不知道,怎么赚钱!
UFC官方有一部纪录片,记录UFC发展史的,在里面UFC前老板主席兼CEO洛伦佐·费迪塔(Lorenzo Fertitta)因为喜欢MMA这项运动,投资买了UFC赛事,之后赔了几千万美金,一直没有任何的收入,最后费迪塔坚持不住对总裁白大拿(Dana White)说准备放弃,大家都已经开始做好宣布UFC破产的准备了。最终第一季的真人秀《TUF终极斗士》节目收视率很好,电视台开始付费买了《终极斗士》的版权,这才救了UFC一命。(2014年UFC在中国尝试中国版真人秀《终极斗士》,结果收视率惨败。)
上面这是UFC的“成功”案例,如果国内的某搏击赛事也想成为世界顶级,那么你也要准备好几千万美金,前几年没有任何收入,甚至濒临破产的准备。这只是资金上,在市场行情上美国可以卖电视台版权,可以卖PPV和门票。还有一点,UFC用20年时间,把一个新的体育运动项目(MMA),从最初的野蛮暴力甚至被多个国家和地区视为非法明令禁止的运动,最后变成了如今的合法被认可的主流运动,UFC总裁白大拿这样的人才也不是谁都有的。
因为情怀办搏击赛事,这个是可以理解,毕竟运动员们退役后创业的第一个选择肯定是自己擅长的领域。国内很多赛事坚持了这么多年,依然不放弃,就是因为对搏击的热爱。对于这些赛事真心要点赞,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奉献者,为了这个行业做出了贡献!
为了捞钱办赛事的投机者,这个坑想好再跳
再说说不是运动员出身,对搏击运动并不感兴趣的那些赛事方吧。这些人办赛事的理由很简单,为了捞钱。因为近几年国家对体育产业政策利好,更多的金融资本助力,很多人觉得可以利用搏击赛事捞钱。体育行业那么多,足球篮球高尔夫,哪个都可以玩玩,因为足球篮球动不动就几千万上亿,搏击赛事几百万甚至几十万就可以启动,所以更多人觉得可以尝试。
搏击赛事也有很多种玩法,在这里我就不说的太明确了,做生意的道理都是通的,就拿卖包子做比喻吧。有的人生意差是因为包子难吃甚至是假肉馅,有的包子很香但是太贵了买不起,或者位置太偏僻没有人买。有些人似乎也找到了出路,比如在火车站这种人流量高的地方,消费者都是过客,对服务态度和产品的质量没有要求,吃一次不满意也无所谓,不求回头客,所以有些包子很难吃还是假的肉馅也生意红火。有些人有各种优秀的资源,可以通过卖包子来得到相关政策扶持和地产,这也是很多包子铺的真正目的。有些包子铺直接被某些组织或单位承包了,成为这些组织单位的食堂饭,所以这些包子也很难吃,甚至组织和单位的自己人都不吃,但是食堂老板无所谓,因为每年定期都有固定的收入。
因此对于那些并非是搏击圈子的人,又没有任何情怀更不关心喜欢这项运动,突然打算来捞钱的投机赛事,希望你们想好了再来,第一搏击赛事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第二既然来了无论结果多惨,请先把运动员的出场费准备好,因为那是拳手们付出的血汗钱。
搏击市场潜力无限 但还需要积累
那么搏击赛事是一个死路么?当然不是,看看某些搏击赛事的收视率,这项运动有巨大的粉丝群体,搏击行业是一个潜力无限的机会。搏击赛事还没有一个做到UFC那种地步的,还没有创造梅威瑟和帕奎奥那种高度,这是一个警告也是一个提示。
现在政策利好,又有资本助力,不差钱的赛事多了起来,虽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但还需要有明确的战略和将领,方能一统江湖。希望赛事方能想清楚如何更加有效的发展,能否看清局势,不要成为第二个K-1。搏击还是一个尚未开发成熟的行业,因此短时间想要大赚一笔是不可能的,只有眼光放长远,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才能修成正果。UFC坚持了20年成为世界顶级才卖40亿美金,马云和马化腾也不是短短几年就成功的,更何况目前的搏击行业了。
(武者网创始人 刘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