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从吉安永丰走出来的世界冠军 中国古泰拳第一人黄海刚

首页 > 站立踢拳 > 其它 2015-05-21

本网记者(中)与黄海刚(左一)合影




黄海刚到吉安市特警支队与特警“切磋武艺”



  中国江西网(大江网)吉安讯 记者曾风、彭南报道:欣闻中国古泰拳第一人黄海刚在家乡吉安筹备搏击争霸大赛,中国江西网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了这位从永丰走出来的世界冠军。5月19日下午,本网记者在大赛筹办会所对黄海刚进行了专访。

  拳王英雄本色

  30岁的吉安永丰小伙黄海刚,是第一批国家泰拳队主力队员,界内都称他为泰拳王中国龙。他在武术圈内口碑良好,是个很有武德修养的小伙子。初见黄海刚,亲切感油然而生,性格温和,不算健谈;但据说在擂台上的黄海刚像一匹“战狼”,擅长腿法,动作犀利,,一招制敌。

  黄海刚代表国家先后参加了130多场大小比赛,荣获中国首届泰拳锦标赛和第二届锦标赛54公斤级冠军,世界锦标赛亚、季军,中国最佳泰拳运动员奖,以及世界搏击联合会颁发的56公斤级中国第一条洲际泰拳冠军金腰带等众多奖项。

  在王者会盟职业功夫搏击争霸赛筹备处一僻静小屋,黄海刚向记者介绍,泰拳是一门传奇的格斗技艺,是一项以力量与敏捷著称的运动。主要运用人体的拳、腿、膝、肘四肢八体进行攻击,出拳发腿、使膝用肘发力流畅顺达,力量展现极为充沛。泰拳攻击力猛锐,杀伤力大,可观赏性强。”我没有觉得我有多厉害,健体强身,不断完善自我,尽自己最大能力做点事情而已.”面对成绩,他看得很淡.

  李小龙曾是幼时偶像

  出生于1985年的黄海刚,是地道的吉安永丰人。说到走上职业泰拳这条路,他说自己从小就对武术的浓厚兴趣,并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武术家。他就经常模仿武侠电影里的精彩动作,他对于电影里的那些精彩动作一般看一遍便能深深记住,接着自己便找时间一个人去野外或江边勤加练习。

  小学毕业后,电影让他对各种武术更加痴谜.《少林寺》、《男儿当自强》这些影片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武打巨星更是李小龙他崇拜偶像,为此,还专门研读了有关李小龙如何习武的著作.

  想成为李小龙一样的武术家,这个梦想从朦胧变得愈加清晰.平时勤学苦练,还不忘理论学习,翻箱倒柜找到武学方面的书籍翻阅。

  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2002年3月,18岁的黄海刚终于踏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武校。虽然对于习武的年龄似乎有些偏大,但他自己一点也不在乎。练武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一般人很难忍受那种艰苦的滋味,但黄海刚却觉得轻松自如.

  黄海刚回忆说:"那是我从小以来学武愿望最强烈的一段时间,我也很感谢那段历程。如果没有那段时间的努力我是走不到今天。那段经历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让我更加懂得去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习武机会,很感谢那段时光。"

  其实,成功除了天赋和兴趣,关键还是自己想成为怎样一个人,黄海刚坦诚,“兴趣是很好的老师,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自己清楚自己的特长和所有潜能.

  习武先习德习武先习礼 武功再好也怕菜刀

  据黄海刚介绍,他是一个受传统文化影响很大的人,他喜欢读儒家经典,研究孔孟学说.每当有空余时间,他都会把精力放在书本上,通过读书来提高自我的思想见解,提高个人的道德觉悟。在他看来,翱翔在历史的海洋里,会有一种安宁的快乐。

  他还深受佛法的影响,佛法的"我心即佛","止于至善"都让他有更高层次的认识,让他认识到佛的神圣,并且"佛"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因此他懂得了缩小自我,放远眼光,学会包容,学会给予,把爱给周围的每一个人。

  黄海刚的个人名言是"习武先习德,习武先习礼"。这也一直指导着他的为人处事。胸怀就像大海一样能够容纳世间一切,不计较个人得失,要虚怀若谷。针对对家乡爱好习武年轻人,他告诫到:“武术是用来颐养性情、强身健体的。武功再好,也怕菜刀。”

  报效桑梓反哺家乡

  对于此次举办一场多国拳王争霸对抗赛事,黄海刚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体育竞技精神带回家乡,让家乡的孩子们在体育竞技精神激励、感染下茁壮成长。也希望这次对抗赛能给家乡带来更多力量和鼓舞,为中国体育培育更多后备力量。

  访谈中,黄海刚电话不断,各种事物缠身.近期,他还有两场重要赛事要打,5月23日他将前往武汉参加“世界好功夫”比赛, 5月29日前往深圳参加“英雄传说之亚洲巅峰”比赛。

  “体育还需要大力发展,体育竞技水平还需要提高,大力协助提高家乡体育技术水平、增强体育竞技意识,争取让更多井冈儿女早日进入奥运会殿堂。”黄海刚觉得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武者网官方微信
关注武者网微信 享受更多精彩!

头条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