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叫做功夫的体操

首页 > 传统国术 > 少林拳 2014-03-21


     中国青年报  嵩山少林寺有两个形象,一个是“禅宗祖廷”与白马寺、大相国寺、风穴寺一道,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寺”;另一个是“武林门派”。后一个形象更深入人心,至少我作为游客去参观的时候,对“禅宗祖廷”领悟有限,对少林功夫倒是饶有兴趣。

     在嵩山少林寺白衣殿的东壁上,有两幅最为引人注目的清代壁画,这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唐朝初年,原隋朝大将王世充拥兵洛阳称帝,自号大郑国,并与刚刚建立的李唐王朝争夺天下,唐高祖李渊为此命其子秦王李世民统兵平定王世充。一天,李世民率兵侦察郑军,被王世充军队发现并捉拿,之后被囚禁在洛阳监狱之中。少林寺于是派出十三位棍法高超的武僧前去营救。

     这个故事,1982年被香港中原电影制片公司拍成电影《少林寺》,该片当年在中国红极一时,成为了功夫片的经典之作,也是一代功夫巨星李连杰的成名作。

     关于十三武僧助唐平定王世充之事,是一个真实发生在唐初的历史事件。此事记载于唐代开元十六年(728年)《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当年李世民颁给少林寺的“嘉奖令”上,还有其手书的“世民”二字,如今仍存于少林寺。

     但碑文上记载的历史事实和壁画上所绘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还是有出入的。十三武僧助唐平定王世充,并受到封赏等皆为事实。而与传说故事不同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李世民并没有被王世充捉住;二是少林十三位武僧使用的兵器没有明确记载就是棍。

     少林武僧擅长用棍,现在在大家心中已是公认的事情。以至言少林武术,必称少林棍法。少林棍不仅是少林武功的“百兵之祖”,也是其他流派的“诸艺之宗”。

     明代松江府(今上海市)人张鼐在《吴淞甲乙倭变志》中写道,少林僧兵“俱持铁棍,长七尺,重三十斤,运转便捷如竹杖。”把棍描述为少林功夫之魁,而且是日本刀的克星,“贼队有巨人穿红衣舞刀而来,领兵僧月空和尚遍视诸僧,皆失色。独一僧名智囊,神色不动,即遣拒之。兵始交,智囊僧提铁棍一筑跃过红衣倭左,随一棍落,其一刀贼复滚转。又跃过红衣倭右,又落其一刀,倭应手毙矣。”

     这当然是故事,但少林武僧被征召抵御倭寇确是事实。当时中国人口、财力和军队数量都超过日本多倍,倭寇还是非正规军,然而明军几十年间在沿海却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其中有一点原因就是,倭寇善于近身格斗,明军对此一筹莫展。除了少林武僧,各地的拳师、打手、盐枭以至苗人等,能想到的格斗高手都曾被征召入伍,但仍被倭寇屡屡击溃。

     据碑文载,嘉靖四十年,也就是公元1561年,当时的抗倭名将俞大猷奉命南征的时候,曾经取道少林寺,因为他听说少林棍法非常厉害,他想亲往一睹,但观摩后大失所望。俞大猷本人就是一名出色的棍法家,他认为由于少林棍法缺乏实战早已失去古代棍法的真传。于是他又将自己的棍法教给了少林寺的两个和尚,让他们能够将此棍法传下去。

     俞大猷所著《剑经》实际上是讲“棍”法及长兵器的用法。内容,包括“剑”(棍)、“射”、“阵”三法,俞认为“棍为艺中魁首”。强调随时以“奇正相生”的变化,以静制动,后发而先至,在敌“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施以突击,“打他第二下”。讲求的是攻击效果,而不是招数章法。

     有老话叫“丑功夫,俊把式”,两军打仗是在阵前拼命,招数要的是实战效果,既不需要套路丰富,也不需要美观大气。

     我们常说的日本刀,日本人自己称为剑。在日本剑道中,剑法一共有九招,这些招法还可以再简化,其实不外乎这几下:当头直劈、斜劈、横扫、下撩、前刺等几个基本动作,但配合起锋利的日本刀,单兵作战起来,威力就大了。

     最终,在对倭寇的近身格斗中战无不胜的是戚继光的鸳鸯阵。用现代的话说,鸳鸯阵不看重个人技巧而讲究团队配合。鸳鸯阵阵形以11人为一队,互相配合,攻守兼备。对使用日本刀近战的倭寇来说,是一个毫无弱点的阵型。

     在冷兵器时代,功夫就已经沦为了表演,在紧接而来的热兵器时代,更是难有实战意义。近60年,在新中国的体育政策对武术“高难新美”的评判标准下,武术基本发展成一种新型的体操运动。

     在明代就已失古人精髓的少林棍法,现在的棍法中俞大猷所传又保留了几分呢?我是外行,分辨不出,只能看个热闹了。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武者网官方微信
关注武者网微信 享受更多精彩!

网友评论